在电子、医药、生物工程等对环境洁净度要求极高的行业中,洁净室可谓是生产的核心区域。这里不仅要维持严格的洁净度,还必须具备可靠的消防安全措施。洁净室防火墙,作为保障安全的关键设施,究竟是什么?又由哪些材料制成呢?今天,就带大家一探究竟。
一、洁净室防火墙:安全保障的中流砥柱
洁净室防火墙并非普通的墙体,它是一套集防火、分隔、密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安全系统。其主要作用包括:
阻止火势蔓延:将洁净室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,一旦发生火灾,能有效阻止火焰和高温的扩散,避免火灾规模扩大。
保障人员疏散:为人员在火灾中的安全疏散提供可靠的通道,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撤离危险区域。
防止烟雾和有害气体扩散:防止火灾产生的烟雾、有害气体进入其他区域,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和对设备的损害。
根据相关标准,如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(GB50073 - 2013),洁净室防火墙需要覆盖顶棚、壁板、技术竖井等各个部位,就连管线穿墙的微小缝隙都要进行严格的防火封堵,形成全方位、无死角的防火屏障。
二、材料选择:不燃性是首要标准
洁净室防火墙的材料选择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,首要条件就是不燃性,同时还需具备低毒性等特性。具体要求如下:
基础板材:必须选用不燃材料,坚决杜绝可燃及有机复合材质。像金属壁板(如不锈钢板、彩钢板)、GRC 水泥板(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)等,它们的燃烧性能达到 A 级(不燃)标准。而含有聚苯乙烯、聚氨酯等夹芯的有机复合板材,虽然质地轻便,但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,如一氧化碳、氰化氢等,属于严禁使用的材料。
耐火极限:不同部位对防火墙的耐火极限要求各异。顶棚与壁板的耐火极限一般不低于 0.4 小时,确保在火灾初期不会迅速被烧穿;疏散走道顶棚的要求更高,需达到 1.0 小时,为人员疏散争取足够的时间;技术竖井井壁的耐火极限同样为 1.0 小时,并且井内管线穿越处要用防火泥、耐火堵料等进行密封处理,防止火焰通过竖井蔓延到其他楼层。
特殊场景强化:在防火门和分区隔断等方面也有特殊要求。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0.6 小时,且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,严禁使用侧拉门、卷帘门等不利于人员逃生的类型。洁净区与普通生产区之间的分区隔断,需采用耐火极限 1.0 小时以上的不燃体材料,例如双层金属夹芯板(内填岩棉或玻璃棉等不燃保温材料)。
三、实战应用中的优质材料
金属夹芯板:这种板材具有强度高、安装便捷、表面洁净且易于清洁的优点。其芯材通常选用岩棉(耐火性能出色)或玻璃棉(轻质且保温),完全符合不燃、低烟的要求,是洁净室壁板和顶棚的常用选择。例如,某半导体洁净室采用了 0.5mm 厚的不锈钢夹芯板(芯材岩棉厚度为 50mm),经测试,其耐火极限达到了 0.5 小时,同时很好地满足了洁净度和防火的双重需求。
GRC 防火墙板:它以水泥为基础材料,加入抗碱玻纤网格布和膨胀珍珠岩等制成。GRC 防火墙板不仅具备防火(不燃)性能,而且重量轻(仅为普通砖墙的 1/5),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,非常适合作为技术竖井井壁或分隔墙使用。其优势还在于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切割加工,在管线穿越后,使用防火胶泥进行填堵,施工灵活性强,密封性也能得到有效保障。
防火密封材料:在洁净室防火墙中,管线穿墙的缝隙是防火的薄弱环节。因此,需要使用防火堵料(如有机防火泥、无机防火板)或耐火密封胶进行填充,确保没有任何缝隙可让火焰和烟雾通过。
四、为何洁净室防火要求如此严苛
洁净室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其对防火要求极为严格:
密闭性强:洁净室通常具有良好的密闭性,这虽然有利于维持洁净度,但在火灾发生时,热量难以散发出去,火势升温速度极快,材料达到燃点的时间可缩短 50% 以上。
工艺风险高:在许多洁净室的生产工艺中,常常会使用氢气、甲苯等易燃易爆的甲、乙类物质,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等级。
设备昂贵:洁净室内的精密仪器设备价值高昂,一旦因火灾受损,经济损失可能高达数千万元甚至更多。因此,防火墙成为了减少损失的最后一道关键防线。
相关规范明确规定,甲、乙类洁净厂房宜为单层,防火分区面积在单层时不超过 3000㎡,多层时不超过 2000㎡;丙、丁、戊类厂房虽然可参考普通建筑规范,但耐火等级必须达到二级以上,从源头上控制火灾风险。
五、总结:筑牢防火墙,守护洁净空间
洁净室防火墙通过精心选择材料和科学的结构设计,构建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:
材料层面:选用不燃基材,并确保具备合格的耐火极限,从根本上杜绝任何可燃隐患。
设计层面:从顶棚到竖井,从板材到缝隙,全方位地封堵火灾蔓延的路径。
规范层面:严格遵循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等相关标准,让每一个设计和施工细节都有章可循。
对于企业而言,选择符合标准的金属夹芯板、GRC 板材等,并做好防火封堵工作,不仅是满足法规要求,更是对高价值生产环境的有力保护。在洁净室这个精密的生产空间里,消防安全绝非可有可无的附加项,而是必须全力确保的关键任务。